为解决习作教学难题,切实提高教师习作教学水平,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卜杭琴运河名师工作室于6月2日开展习作教学课例研修活动。

本次研修活动由星澜小学余思婕老师带来一节二年级下册的写话课《大自然中的小问号》。在余老师的带领下,课堂上开启了一场寻找大自然问号的探索之旅。工作室的学员们有的在现场进行了课例观摩,有的通过云端直播课堂进行了听课学习。

课前,余老师通过几本课外书以及许多有关大自然的图片来引起孩子们的兴趣。紧接着,以例文为支架,让学生寻找方法,学会用“为什么”提问。大自然的探索之旅启程了,由一张张图片让学生用上已学方法进行发散提问,结合课文插图带给孩子们一个个问题,引导孩子发现问题的由来,给孩子们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在课堂教学中,余老师充分发挥例句的作用,引导学生清楚认识到不同的疑问词以及提问的不同的方式,给孩子达成目标搭支架。随后借助视频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让孩子有问题可问,有问题可写。在提问环节中,余老师不仅关注到了孩子可以从看到的进行提问,还引导孩子通过听、摸等不同感受、不同方式进行提问,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在动笔进行创作诗歌环节中,余老师以评价单为支架,以争做“小小评论家”为情境,让学生们不仅能写,还能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大大提升了孩子读、写、说的能力。

整堂课,教师亲切自然,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在环环相融的语文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水到渠成地落实教学目标。从学生出发,深挖教材,巧妙串联知识点,以亲切的教态和温和的话语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沉浸在语文的趣味和快乐中,学有所得,得有所获,获而为乐。

课后,工作室的成员们在导师卜杭琴的带领下,进行了这堂课的观课感受交流。大家都认为余老师结合音频、视频、绘画等形式,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开头的顺口溜,提到了问号的书写,很有巧思。从发现疑问词到自己提问再到创编自己的小诗,过程清晰自然。

导师卜杭琴充分肯定余老师的这节习作课整体设计精巧,目标明确,通过一系列课堂活动,让学生观察生活,激活写话兴趣;读写结合储备写话活水;评改结合,助力写话升格;作品交流,总结写话成果。同时,卜老师也指出习作是否真实、生动、个性化,这都取决于教师点拨的技巧与艺术。这节课,老师的语言过度自然轻松,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我们感觉就像牵线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张弛有度。如何把握课堂生成与预设,也是年轻教师要加以锤炼之处,卜老师希望大家都能对学情有更为精准地分析与把握,真正让学生的真实起点为教学推进助力,使课堂因学生而生发,为学生学习而延展。

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每一次的成功都来自于点点滴滴的认真积累,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室研修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大家深研促优,努力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课堂。